找到相关内容826篇,用时3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照见五蕴皆空

    ?没有了!想阴也。   “照见五蕴皆空”,五蕴一了,什么都了!无苦亦无乐,既无欢喜也无悲,实相 般若自然呈现,见自性性,不完了吗!虽然如此,观还是初步的修法。例如密 宗的所谓观想,或天台宗的所谓...忍辱,忍即切断念头,合乎法忍。能念 念布施,自然精进;念念来则舍之,去也不追,自然是禅定。这六度都在观心境 界中,等到自性般若显露,便照见身心内外一切皆,都空无所有了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21656786.html
  • 性与相

    可以分别认识的现象,常称为法相、事相,有时也称名相。  性相范畴从印度输入中国以后,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上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。佛教中观学派主张缘起性,认为一切现象都是人们的虚妄分别,原无实在的自性。东晋佛教学者僧肇主张不真空,认为不真即是,又非虚无。虽然现象自性,但是现象的假有是存在的。瑜伽学派用“唯识”说明一切现象产生的本原,通过分析“法相”,说明一切现象无非是“唯识真性”的体现。唐代玄奘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45657580.html
  • “四大皆空”中“四大”的真正内含

    的基础,佛教认为它们是“自性”的,这个也是哲学意义上的,不是我们理解的不存在、虚无飘渺的意思,但这个解释起来比较繁琐,暂时不说也罢。 ...

    喜饶嘉措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40559387.html
  • “四大皆空”中“四大”的内含

    它们是“自性”的,这个也是哲学意义上的,不是我们理解的不存在、虚无飘渺的意思,但这个解释起来比较繁琐,暂时不说也罢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83370466.html
  • 时人常对“心即佛,佛即心”大有误解

    更进一步。   学佛到您这程度,大致说是已知万法归一,不知一归何处,着了点常(有)见(作为学佛人经历这是个阶段,是常常见到的)。哪里是兄的常见?“万法皆由自性生”。那自性是什么?佛法讲“自性”,反对“自性有”,PA兄心里在这点上是有还是?麻子感觉是“有”,当然麻子可能没感觉对。不识自性)修法无益,那字被略掉,多少人误解了!   明理修真是我们共同选择的路(道),将圣人的见解融入自身的修学...

    越尘居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93974550.html
  • 佛学莫执

    上,大乘的最重要的的概念,自性,缘起:事物是由其他因缘组合在一起的;组合它的这些因缘、条件,也是由其他条件所组合的。这不是桌子有没有的问题,而是它自性的问题。这是大乘的性观。 除了这些,更...,更多倾向于侧重破除自己概念污染,强加一个概念到事物上。我们破除“车”这个概念,不是为了证明车子不存在,如果了解了自性,我们会更好地驾驭这个车。真正接近“”本义的,还是这个“概念自性”:附加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32076699.html
  • 问:“实相义”是什么意思?

    ,故名实相。”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:“法性者,即一切处无心是。若得一切处无心时,即无有一相可得。何以故?为自性故无一相可得,无一相可得者,即是实相,实相者,即是如来妙色身相也...相,无相,法身,法证,法位,涅盘,无为,真谛,真性,真空,实性,实谛,实际,皆是实相之异名。又依名随德用之三谛言之,则谛为真如,假谛为实相,中谛为法界。 法华说实相,华严说法界,解深密说真如或无为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143278150.html
  • 百丈禅师的《佛教养生歌》

    一部分,就养生而言,概括为《五福》即长寿、富贵、康宁、好德、善终。如何获得五福是佛教养生的核心思想,可以归结为以下两方面。   1. 断绝妄执之心.就是说要色,色指物质现象和自性,也就是说世界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0/01/07274796572.html
  • 格鲁派哲学思想述略

    quot;说。"缘起性"说的最大特点是在强调客观世界"自性"的同时,强调"缘起有"。这种空有结合的思想,反映到认识上,就是强调"...佛祖的缘起论进行了一次全新的诠释和补充,把缘起和性结合起来。他在《中论》中说:"若缘起生,即说彼为"。在《四百论释》中说:"何为缘起义,谓无自性义,即自性无生义&...

    朱丽霞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30442394.html
  • 大小乘之空有四意不同

    析法。也就是小乘之是灭法之后,法灭明。而大乘是本性空寂。本体自性,即诸法没有实在的本体,所以自性自性是说诸法没有绝对本体的自性,不必把事物毁坏而后说,事物当前就是没有自性。因此大乘之...如果说小乘讲一(我),而今既然皆是二,那大小有何差别?此是外人意,不明义之故,应该说小乘有二类:一是只谈我,不谈法。如一切有部等,讲一切诸法实有;二是既讲我,也讲法。如《成实论》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74254680.html